一个周五下午,我忙完了手头的工作就跑到角落里透透气。推开走廊尽头的窗户,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风声雨声挖掘机工作的哐当声混杂在一起,伴着冷风扑面而来,让疲惫的精神为之一振。
行政楼三楼走廊尽头的角落视野很好,右边是行政楼,正前方是老住院大楼,左边则是我们新修的外科大楼,三栋建筑组成了一个“U”型,把施工队的板房围在中 间。每次看到这些简陋的薄皮铁盒子,我就在想,住在里面的工人们生活该有多辛苦:夏天热,冬天冷,洗澡在哪?上卫生间去哪?洗衣服怎么办?正想到这,我突然一惊:“咦?这是谁的衣服?都淋成湿布条了还不收!”板房门前的临时晾衣杆上,几件外套在风雨里飘摇。看着不远处忙忙碌碌的挖掘机,还有在雨天暗沉沉的光线下映衬得灯火通明的新大楼,我明白应该是工人们太忙,来不及收衣服了。
记得我刚进医院的时候,新大楼的位置上是一个大坑。三年过去,一座漂亮的建筑已经拔地而起。这是个了不起的成绩,因为大楼的完成,从审批、设计、建设到验收投用是一个非常复杂又漫长的过程,涉及到本系统上级单位、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设计公司、建筑公司、地勘、监理、材料供应商等等方方面面事项的处理;更何况医疗建筑与住宅楼完全是两个概念,后者只要把户型规划好,同一户型的管道、线路、装修基本是一致的;而医疗建筑不同功能区域的设计简直千差万别,手术室与ICU不一样,泌尿外科与产科也不会相同,供应室与影像科肯定大相径庭。科室的不同设备、收治不同患者、开展不同技术,对于建筑里线路、管道、面积等等都有不一样的要求,任何一个小问题的出现都会严重影响使用。可想而知,我们的工作人员要心惊胆战地花费多少时间精力去思考、讨论、协调、督促。
古人讲“朝受命而夕饮冰”,意思是早上接到任务,晚上就要喝冰水才能平息内心的焦虑。现在新大楼的建设,连雇佣的工人都忙得下雨忘收衣服了,何况真正操刀完成这项任务的医院干部、职工呢?他们胸配工作证、头顶安全帽,寒冬腊月、三伏酷暑在工地上来来回回地忙碌,大家可能都已经习惯了这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