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杨主任的现场指导下,我院心内科首次在“三维标测”下成功开展了两例复杂心律失常的心脏射频消融术。本次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心内科在治疗复杂心律失常方面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随着该项技术的推广也将为更多的患者带来福音。
病例一为60岁中年男性,主因“劳累、气促伴心悸半年”于8月28日入院。入院心电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室早二联律;入院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频发室性早搏,全心衰 心功能III-IV级(NYHA分级)。入院后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冠心病,予以美托洛尔、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后室性早搏无明显减少,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在“三维标测”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术后复查心电图室性早搏消失,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出院,出院诊断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全心衰 心功能III-IV级(NYHA分级)。病例二为51岁中年女性患者,主因“心悸1周”于9月2日入院,既往5年前曾因“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在外院行外科手术修补术。此次发病后于外院行心电图检查考虑为:快心室率型房颤,经药物治疗后患者心悸症状无缓解就诊于我科,心内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为:右后游离壁旁道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三维标测”下行心脏射频消融术,术后第二天,患者无任何不适主诉痊愈出院。
心脏射频消融术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方法,具有高成功率、低并发症的特点。射频电流对组织的加热作用是通过电场实现的,电场线从电极头发出,作用于组织中的带电离子,使之运动并与组织介质摩擦生热。局部组织的温度由弥散产热与对流散热决定,对流散热主要由血液循环引起。一旦局部温度达到50℃并持续数秒,即可造成组织的不可逆损伤。当温度固定时,组织损伤范围将随时间延长而增加,在30 至60秒达到最大。超过30至60秒后,损伤范围不再增加。心脏射频消融术的明确适应症为:①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和快速心室率;②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速、典型房扑和正常心脏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呈反复发作性,或合并有心动过速心肌病,或者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③发作频繁、心室率不易控制的典型房扑;④发作频繁、心室率不易控制的非典型房扑、房颤;⑤不适当窦速合并心动过速性心肌病;⑥发作频繁和(或)症状重、药物预防发作效果差的梗死后室速。
自2013年8月1日开始,心内科开展首例心脏射频消融术至今已成功开展100多例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根治率达到90﹪以上,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但前期开展的手术均为普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重,越来越多的复杂心律失常(如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困扰着医患双方。对于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在省外大的心脏中心已成功开展多年,并取得了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但是在我省目前能单独开展“三维标测”下的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医院仅有三家。随着该项手术在我院的成功开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