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看一本书,是美国作者杰伊·瑞芬博瑞写的《没有任何借口》。这本书就诚实、执行、责任、敬业这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这本书中,强调了任何一个团体都要表现和发挥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强调我们应该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主动、诚实、敬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成为可以信赖和能承担重担的人。"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是西点军校传授给每一位新生的第一个理念,正是秉承着这一重要的行为准则,西点学子在任何一个团体里都表现和发挥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他们具有强烈的责任心,荣誉感和纪律意识,自信、诚实、主动、敬业,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成为可以信赖和能承担重任的人。
没有任何借口,就表面意思来看,有一种刻薄冷漠的感觉,让人觉得很绝情,不讲情面,感觉是在告诉我们对上级要无条件服从,不得寻找任何借口,可读完之后,才发现它在强化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完成任何一件事情的这种意识,不仅要尽心尽力,还要全力以赴,而不是像我们平常那样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哪怕是看起来好像是比较合理的理由。
当今社会的竞争如此的激烈、残酷,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一个位子而苦苦打拼。当每个人都怀揣希望站在事业的起跑线上时,我相信,我们的憧憬都是一样的,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在跑步的过程中,我们的结局却不一样呢?由杰伊·瑞芬博瑞写的《没有任何借口》对此做出了最好的诠释:成功和失败看起来似乎天壤之别,但促成他们形成的原因,也许就是一些小小的细节,小小的习惯,比如:常常为自己没有完成的事情而寻找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它强化的是每一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的借口,他体现的是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其核心是敬业、责任、服从、诚实。很多时候我们常常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甚至于自己的智商,其实当你在抱怨的时候,实际上你就是在为自己找借口了,而找借口的唯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让你对现存的状况无动于衷,并且给你一种心理暗示:我克服不了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的暗示引导下,你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的达到目的。上班迟到了,会有"家中有事"、"手表停了"或者"交通阻塞"的借口;工作没干好,会有"任务过重"、"身体不适"或者其他种种借口;在生活中有了问题或犯了错误,特别是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错误,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应该怎样去承担责任,去面对问题,如何更好的解决问题,而总是去想方设法的为自己的果实寻找或多或少,或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目的都是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过失开脱,借口成了一面挡箭牌,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缺乏责任的态度,长此以往有害而无益,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去争取成功。
"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似乎只能适合在军队那样特殊的团队实行,但它却可以激发出一个人最大限度的潜能,特别是在护理工作中。敬业、厚德、精细、至善正是我们所要提倡和发扬的作风,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对病人负责,我们面对的生命,这不是任何借口能够为你的过失开脱的,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我们工作中需要对工作理念,管理制度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贯彻这种"没有任何借口"的细想,多花时间去寻找解决方案,调整平和的心态,多做实事,多求实效,不能以为你一时的失误而去影响别人的一生。(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