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专家袁霆博士坐诊我院骨科,坐诊期间,袁博士重点开展医疗质量和技术能力提升方面的工作,主要针对: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肿瘤切除后肢体的结构和功能重建,以及骨转移癌等综合治疗。并参与科室交班、查房,术前讨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开展手术示教和教学讲座,同时在每周二下午前往门诊进行坐诊。
坐诊时间:骨一科门诊
每周二下午14:00-17:00
早间交班会、病例讨论 术前讨论、疑难危重病人讨论 骨一科门诊坐诊
教学查房 袁霆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骨肿瘤科副主任医师,美国匹兹堡医学中心访问学者。临床上擅长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对骨肿瘤的保肢治疗,肿瘤切除后肢体的结构和功能重建,以及骨转移癌的综合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研上主要集中于骨转移癌的机制及治疗,包括血小板在癌细胞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血小板来源的外泌体在骨转移癌中的作用等;另外,从2001年开始研究富血小板血浆(PRP)在骨与软组织修复方面的机制和临床应用,研究范围包括PRP制作方法和原理,PRP修复骨缺损,PRP修复慢性创面,PRP修复软骨,PRP修复肌腱韧带,PRP与炎症等多个方面。 现任上海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肿瘤工作组副组长,中国康复医学会再生医学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骨与软骨再生修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显微外科联盟中国部青年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肿瘤专业组委员,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晨星青年学者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优秀青年人才。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2项和多项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市卫生局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富血小板血浆制作技术与临床应用》,参编多部专著,包括《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学》,《Ilizarov技术基本原理及应用》,《Wiesel骨科手术学》,《髋部外科学》等。设计专利6项,其中一项已商业转化。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六院临床新技术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和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