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航天医院预约挂号微信公众号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新技术 | 我院消化内科成功开展首例经胃镜引导下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技术

作者:航天医院             点击数:1147             2021/08/23 17:59:07

病例:患者男性,74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20小时”于2021年7月24日入住我院普外科。患者1月前因回肠穿孔于我院普外科手术治疗,入院后明确诊断为术后粘连性小肠梗阻,经胃管引流等保守治疗无好转。因患者有严重心肺疾患,再次手术风险较大,并且术后再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可能性也很大。经过与患者家属沟通后,最后决定采用胃镜引导下置入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技术来治疗肠梗阻。由我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杨开余完成操作,耗时大约40分钟,患者术后第5天开始排气排便,腹痛、腹胀症状迅速消失,术后第7天拔除肠梗阻导管,恢复饮食。拔管至今已10天,患者已出院。随访患者无腹痛、腹胀,排便正常。

良好的引流是治疗肠梗阻的基本措施,低位小肠梗阻置入胃管引流常难以奏效,以往大多需要再次手术,而再次手术后粘连的几率高达70%。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就是将一根3米多长,内有四个腔道的管道置入十二指肠后,在重力和肠道蠕动的作用下,导管先端部将自动向前运动,直至到达梗阻部位。在导管到达梗阻部位后,可进行双对比造影检查了解狭窄病因,也可以对狭窄处进行扩张,还可以作为支架起到肠排列的治疗效果。肠梗阻导管治疗小肠梗阻属于微创型手术,具有痛苦小、疗效好、费用低、预防再次粘连等优点。

据悉,目前我省仅有为数不多的几家医院胃肠外科在开展此项技术,都是在C臂透视下经导丝置管,有X线暴露的缺点,我院现用胃镜辅助下置管可避免接触放射线。

(注明:此病例解释权归贵州航天医院消化内科所有)

作者:杨开余(消化内科供稿)





医院新闻

【义诊预告】8月9日,贵州航天医院每月9日“服务百姓送健康·暖心义诊月月行”系列义诊活动如约而至
【航医喜报】贵州航天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建博士创新站,领航区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综合治疗体系建设”
【转载】最新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基孔肯雅热诊疗方案(2025年版)》
【转载】关于基孔肯雅热,一组图了解→
【航医说医】攻克"会跳舞的肿瘤"!我院消化内科内镜技术新突破
【航医简讯】聚焦基层,提质赋能——贵州航天医院近期工作简讯
【航医简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专家莅临贵州航天医院指导,共促黔北急诊医疗发展
【航医新闻】聚焦学科与运营双驱动,专题培训助力贵州航天医院降本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航医新闻】贵州航天医院圆满举办遵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大会、遵义市中西医结合学会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研讨会
【航医精品】腹腔镜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

通知公告

关于公开征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的公告
贵州航天医院医疗卫生队伍教育整顿受理问题线索举报的公告
贵州航天医院关于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及腐败问题投诉举报途径的公示
转发:医药反腐涵盖哪些领域?集中整治哪些问题?国家卫健委回应.
贵州航天医院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举报途径公示
贵州航天医院医药领域腐败问题举报方式
贵州航天医院近期竞争性磋商结果公示
贵州航天医院检验科血培养仪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贵州航天医院新生儿科高级暖箱采购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贵州航天医院胃镜室扩建改造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