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打算盘珠出身的,从1加到100等于5050只需50秒,是个佼佼者,但拿笔写文字木讷,是个憨憨者。
步入写作之路时我已经五十七岁了,而且是被“逼上梁山”、“逼上去的”,至今巳有二十个年头。
话说1991年5月,遵义地区卫生局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举办《白衣天使演讲比赛》。我们医院也举办比赛前的演讲,院长要我做好记录,给我三天写出一篇参赛演讲稿,“逼”我写稿没商量,这三天我睡不好,也不敢睡。然而,聆听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我被感动了,我很佩服、敬仰她们,我决不能辜负,一定要让她们扬名流芳。于是,一篇题为《美哉,白衣天使》演讲稿写成了,而且参赛还得了奖,《中国航空航天报》也刊登了这篇演讲稿。
1992年12月,基地创刊《江南航天报》,要求各单位撰写并投稿。于是,院长再次“逼”我三天写出三篇稿件,侥幸的是这三篇稿件在《创刊号》上全刊登了。接着,院长推荐我为《江南航天报》通迅员,我真的被“逼上梁山”了,但我的文学生命也从此诞生了。上了“梁山”胆子就大,敢闯敢写,我频频给《江南航天报》投稿,几度获优秀通讯员称号,胆大了也生雄心,敢向《中国航天报》、《遵义日报》、《遵义晚报》频频投稿,也获得过优秀通讯员称号,我如痴入魔,成了稿迷。有一次《中国航空航天报》举办“长峰杯”《党在我心中》征文,我写一篇题为《难忘的关怀》获二等奖,得了一张烫金奖状、50元稿费和200元奖金,相当于我两个月工资,真够物质鼓励的。
《健康报》是卫生部机关报,是医务专业报刊。我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也敢瞎闯,一篇养生散文《养生,治心为上》稿件被刊登了,我们医院里的医师见报好生奇怪,怎么“班门弄斧”在医疗行业啦!开玩笑叫我“王医师”。《贵州日报》是省报,门槛高难以跨,我就用“文海战术”频频投稿,“一篇二篇三四篇,五篇六篇七八篇,九篇十篇十一篇,投入报社都不见”。我没灰心丧气,我从爱迪生那儿呼吸了勇气,仍坚持投稿。终于,第十二篇散文稿《酒与戏》、第十三篇评论稿《从一则失实报道给人的启示》见之于报端。
1994年,我已是花甲退休苏州,“老牛深知韶光贵,不用扬鞭自奋蹄”,我仍痴心不改,依然频频写稿,被苏州木渎镇《白云泉文学社》吸纳为社员,被苏州吴中区作协接纳为会员。
二十年写作之路,我把400多篇文字筑成铅字,感到很幸福。若问决巧我没有,唯有不怕失败,我的败稿有一大堆,但我是“屡写屡败,屡败屡写,最终转败为胜”。写稿要生动感人,编辑老师才爱看,要感人,首先自己要有一颗慈悲慈祥怜悯心,爱人要“爱屋及乌”,有美丽的人生观,有唯物、有辨证的世界观。
我要感谢“逼”我写稿的院长大人,是他促进我走上写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