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团的十七大精神有感
团的十七大于2013年6月1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议题开展:履行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职能;着力创新载体、贴近青年;强化品牌引领、示范带动;注重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努力畅通渠道、完善机制;狠抓党性锻炼、作风改进;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推进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等。
纵向看历史、横向观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历史阶段,青年人的引导和培养都极为关键,青年人的精神如何、素质高低是评估一个国家在某一历史阶段有无发展前途的重要标准。“一部青春激扬的中国青年运动史,始终与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史紧密相连。”因此,新中国建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重视青年培养工作,共青团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会议提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就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在科技革命影响下,世界格局正在进行新一轮划分。这对我国而言,既是历史赋予我们重新崛起的机会,同时也是挑战。作为生逢其时的新时代青年,在享受先辈基业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担当时代和国家交予的历史责任。
学习大会精神,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我认为青年人应该在“下学而上达”、“上学而下达”两条路径中完善自我,奉献社会,做到“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良好结合。
青年人初入社会,生活风平浪静,工作基础琐碎。如果缺乏历史责任感、对自身没有较高的期待值,平凡琐碎的工作生活会很快磨灭我们的斗志。“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住房、小车也同样重要,但人类的幸福与收入水平并非呈简单的直线正比关系,只有在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同时,努力为集体和国家做出贡献,个人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幸福。当下干着基础工作、过着平凡生活的青年人,若干年后将以社会脊梁的姿态出现在时代舞台,这是历史的必然。然而没有理想、毫无斗志的一代人,将如何承担民族复兴、国家强盛的重任?没有国家的发展,个人平凡的幸福又如何保证?因此,怎样在青年时代所从事的平凡工作中培养信念、完善人格、练就过硬本领,为若干年后在时代大潮中掌舵做好准备,是我们青年人亟需思考并践行的问题。所谓“下学而上达”,讲的就是青年人在“洒扫、应对、进退”的平凡生活、工作中,日省吾身,分析和总结其中的哲理,并以之武装和提升自我,待到责任加身时,乃可胸有成竹地扛起重担。为此,事无大小,凡能提升自我,能贡献集体、国家的,我们都应全力为之,这是青年人协调个人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必由之路。
团十七大报告中言:“青年人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历史上开风气者多是青年人,他们如雄鸡之先鸣,长庚星之早出。但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人皆有长短,短即在长之中,长亦在短之内。”有梦想是青年人特有的长处,但仰望星空的同时忽视了脚踏实地则是多数青年共有的缺点。所谓“上学而下达”,可以理解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梦想与现实的协调。梦想在没有经历社会实际考验之前是脆弱的,理论和信念脱离实践则缺乏根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青年人从纯粹的学习环境中脱离不久,只有在拥抱梦想的同时,坚定信念,把所学的先进理论用于工作实践中,从纯粹的“理想家”成长为有理想的“实干者”,才能真正承担时代和国家赋予的责任。
“下学而上达”与“上学而下达”两条路径,可能终吾一生都难以完成,但“法乎上者得中”、“法乎中者得下”,我们不必求全责备,只要日日践行、天天进步,便可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