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市汇川区的贵州航天医院产科,主管护师瞿生辉迎接过无数新生命的第一声啼哭。从业10年,她以精湛的技术、无私的奉献和温暖的人文关怀,诠释了一名助产士的使命与担当。由于出色的表现及临床工作能力,她多次获得表扬。去年,她在遵义市“红医杯”护理技能竞赛中斩获“一等奖”。2025年,她凭借卓越表现入选遵义市“百优护士”。
“产科护理,容不得一丝马虎。”这是瞿生辉的职业信条。自2014年入职以来,她扎根临床一线,对每一例危重症产妇抢救均不遗余力、随叫随到,为产科急危重症孕产妇保驾护航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产科主任评价她是产房的“业务骨干”!
在一次例行的重症监护中,瞿生辉发现了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细节:一位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虽然出入量平衡,但尿色持续呈现异常褐色。凭借多年积累的临床洞察力,她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妊高症危重并发症——HELLP综合征的早期信号。她立即告诉医疗团队预警信息后,检验结果证实了她的精准判断。正是她这种对异常尿色的执着关注,为抢救赢得了黄金时间。在多学科团队参与救治及实施紧急剖宫产、输血等系列抢救后,最终及时有效保障了母婴安全。
还有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托举”,至今令科室的同事们记忆犹新:一名产妇突发胎膜早破,脐带脱垂,胎儿命悬一线!脐带是胎儿的生命线,一旦受压,短短几分钟便会因血流中断导致不可逆的损伤,千钧一发之际,瞿生辉未等待医生指示,毫不犹豫俯身跪地,用手稳稳托住胎儿臀部并上推,尽可能避免脐带受压。以专业而坚定的手法缓解脐带压迫,一直坚持到剖宫产顺利娩出新生儿,她才缓缓起身。这一刻她感受到的并不是身体的疲惫而是新生儿安全后的喜悦。事后,家属送上锦旗并紧握她的双手说:“她不仅是助产士,更是我们的家人。”
这样的生死时速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已非偶然,无论是监测仪上细微的波形变化,还是患者难以察觉的面色改变,她总能从纷繁的临床征象中捕捉到危机前兆,将产科急症扼杀在萌芽阶段。
在瞿生辉看来,护理工作不仅是技术的践行者,更是情感的守护者。面对语言沟通障碍的少数民族产妇、外国产妇,甚至是轻度智力障碍的产妇,她以超乎寻常的耐心及肢体语言示范哺乳姿势。
瞿生辉在工作中勇于创新,并积极投身于新技术新项目的推广,更好服务于广大孕产妇。她推广呼吸调控自然分娩接生技术,使科室阴道会阴侧切率大大减少,极大提升了产妇的分娩体验。针对产后抑郁倾向的孕妇,她专研“五心服务法”——耐心倾听、细心观察、贴心指导、用心陪伴、暖心回访,帮助数百名产妇平稳度过心理危机。
2022年,瞿生辉通过医院“双师班”培训,将临床经验与教学相结合,通过院校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临床护理专家与专职教师的深度合作,该模式以临床岗位能力为核心,采用理论-实践-反思三维教学法使临床案例教学占比提升至60%,实现教学情境与临床场景的无缝对接。
她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她坚持延续“传帮带”传统,带教的年轻护士在医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屡获佳绩。
她的“战友”这样评价她:她不仅自己优秀,更让我们看到责任与传承的力量。
面对遵义市“百优护士”的荣誉,瞿生辉更多的是淡然和清醒——“百优护士不是终点,是提醒她永远要做产妇的‘第一百零一’道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