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走进贵州航天医院,您感受到的可能不仅仅是专业的医疗技术,还有一股股暖流在心间流淌。在这个充满温情的“优质护理服务月”活动中!贵州航天医院的护士们用她们的专业和真心,点亮患者康复路上的每一盏灯。 骨一科:帮您“少受罪、早回家”的 加速康复 骨一科护理团队围绕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实施营养管理计划,构建“入院-术前-术后-居家”全流程护理体系。 1 入院时,量身定做“康复指南” 骨一科护理团队全面评估营养及康复需求,定制个性化营养方案(如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糖高蛋白饮食),通过“码”上知道健康宣教栏(扫码即可查询科普知识)、床头悬挂的健康宣教路径表,实现宣教全覆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缓解患者焦虑。 2 手术前后,全程陪伴 术前,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排便等适应性训练,并联合营养师为营养不良患者提供营养补充剂;术后,动态调整营养支持与康复锻炼计划,关注疼痛管理与伤口愈合,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 暖心护理 ✦₊ 3 回家也不“断线” 出院了?护理未完待续.... 护士会打电话关心您在家吃得怎么样?锻炼得如何?......解答您和家人的疑问,提醒您按时回来复查。有一位换了髋关节的大爷说:“住院到回家,护士一直耐心教我怎么吃、怎么练,现在我恢复得特别好,真心感谢她们!” 科室还联合全科医学科、临床营养科开展“健康饮食、科学控糖”活动,通过科普视频、血糖血压检测、饮食模型讲解及功能锻炼指导,并设置便民服务箱传递关怀,获得患者一致好评。 中医科+康复医学科: 用中医智慧,给患者“家”的温暖 在中医科、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不仅是打针发药,更是融入中医“望闻问切”的智慧,还有浓浓的人情味。 1 “望闻问切”专属护理 进入病房,中医科、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就用中医的方法:望(看气色)、闻(听声音/闻气味)、问(询问感受)、切(把脉),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饮食偏好和生活习惯,量身定制个性化的中医护理方案。 2 健康知识随手可得 “码”上知道宣教覆盖轮椅使用、颈椎操等实用知识,床头悬挂检查前需知,减少患者检查焦虑。 3 病房里的“家味道” 住院期间,提供中医特色茶饮、便民服务盒(含针线、指甲剪等)及糖果(预防低血糖)。出院时,提供“暖心护送”服务,将关怀延伸至“最后一公里”,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4 暗夜里的“安心灯” 创新设置夜间护士定位灯,暖黄色灯光沿走廊延伸,为深夜需要帮助的患者指明护士位置,缓解“找不到护士”的困境。 在护患联谊活动中,开展耳穴压豆治疗、香囊制作及功能锻炼宣教,活动后赠送香囊传递温暖。 从入院时的初见,到出院时的目送,从病房内的细致照护,到居家后的电话随访。骨一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护理团队以专业硬核的护理技术托举健康希望,以细腻温暖的人文关怀浸润康复旅程,为患者织就全周期健康守护网。 未来,贵州航天医院护理团队将继续深耕服务内涵、创新护理模式,让专业与温度的交织,在护理事业的画卷上晕染出更温暖动人的生命底色。 贵州航天医院简介 贵州航天医院位于红城遵义市中心地段大连路615号,历经五十余年的峥嵘岁月,已发展为集医疗、急救、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市属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始于三线建设,由原航天部〇六一基地3417、3427医院合并而成,2019年移交遵义市人民政府管理。是遵义医科大学附属航天医院、遵义市第二城市医疗集团总院。 医院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200张,设有临床、医技、行政职能科室共60个。现有职工115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二级教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遵义市15851二层次人才2人,博士、硕士146人(含在读),高级职称以上201人。 医院现有2个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建设中心〔肿瘤微创介入(肺癌方向)和神经外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7个省级重点专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骨科、泌尿外科、急诊科、消化内科、结核病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是亚洲冷冻治疗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首批呼吸介入技术培训基地、遵义市呼吸内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遵义市呼吸疾病临床医学中心、遵义市骨科临床医学中心、遵义市肺癌与肺小结节早期诊断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遵义市城市检测基地。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开展的肺部血管介入治疗,经纤支镜下冷冻、氩氦刀、高频电刀治疗良恶性肿瘤,使我院肺部疾病诊疗技术迈入国内先进水平。泌尿外科开展的腹腔镜下膀胱癌和前列腺癌根治术走在贵州省前列。消化内科在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硬化无创诊断技术和胃肠动力疾病全程规范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学检验科结核病诊断技术水平已居于国内前列。心血管内科特色开展冠脉复杂病变、结构性心脏病等优势介入手术,神经内科、骨科、急诊科、心胸外科等重点专科诊疗水平已居于全市前列。近年来,医院科研教学能力显著提升,三年内共承担省科技厅、省卫健委等科研项目73项,发表核心期刊11篇,SCI 6篇,省级259篇。 医院以遵义市第二城市医疗集团为依托,按照“一院多区”模式,实现双向转诊汇川区域全覆盖,着力打造“心电一张网”、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等项目,以慢性病、多发病为切入点,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聚焦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优势学科为引领,积极推进医联体、专科联盟建设,带动区域内基层技术服务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