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防痨联合体“治疗药物监测(TDM)赋能结核病精准治疗学术研讨会暨抗结核药物TDM专业实验室建设示范单位授牌仪式”在北京隆重举办,经严格评审,贵州航天医院成功入选首批39家中国防痨联合体抗结核药物TDM标准化建设单位,标志着我院抗结核药物监测水平及结核病精准诊疗能力取得国家级认可。贵州航天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蒋婷,中心实验室质量负责人龚亚东作为医院代表参会并接受授牌。 作为全国首批39家示范单位之一,贵州航天医院中心实验室将在中国防痨联合体项目的引领下,系统推进TDM标准化建设: 打造核心能力:建立系统化TDM培训体系,建设标准化专业实验室,制定规范化操作指南。 推动临床研究:积极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为结核病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坚实科学依据。 优化治疗成效:通过精准监测药物浓度,提升治疗效果,显著降低耐药结核发生风险。 辐射区域发展: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区域结核病防治能力整体提升,为患者提供更科学、高效、个性化的诊疗服务,助力国家结核病防控战略。 此次入选“中国防痨联合体治疗药物监测(TDM)标准化建设单位”,是贵州航天医院综合实力和专科特色的有力印证。医院将以此为契机,全力推进结核病治疗药物监测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精准化,为提升遵义市乃至贵州省结核病防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贡献航医力量! 结核病诊疗专家简介 马庆庆 中共党员,贵州航天医院副院长,副主任技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专业擅长: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科研转化能力,在“临床病原菌感染防控”瓶颈问题展开系列基础和临床转化研究,为病原菌感染的战略防控提供了新策略、新靶点、新技术。 贵州省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会委员,遵义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曾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遵义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及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奖项。近5年在Advancedcience(lF17.5)、food function(lF6.3)等权威杂志发表SCl论文20余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数项,主持省级科研项目7项。 林 牧 中共党员,中心实验室主任,副主任技师 ,博士研究生 专业擅长:致力于分子诊断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在呼吸系统疾病分子诊断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呼吸学会委员,中国防痨协会生物样本分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参加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课题的研究,主持省级科研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撰写科研论文数十篇,SCI期刊4篇,其中中科院1区Top期刊1篇,北图核心期刊2篇,科技核心期刊3篇,主编教材1部,专利4项。获评贵州省最美劳动者,遵义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李桂凤 中共党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结核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专业擅长: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结核病学、介入呼吸病学、肿瘤综合治疗、呼吸康复等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危重病症的诊治,尤其对重症疑难结核及耐药结核病、介入治疗(肺)呼吸系统疾病、呼吸危重病抢救等方面具有较高诊疗水平。 中国防痨协会非结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康复学会睡眠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遵义市呼吸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委员,遵义市落实民生实事结核病筛查阅片专家组成员;主持及参与实用新型专利3项。 中心实验室简介 贵州航天医院中心实验室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撑平台,占地面积超560平方米,划分为两大实验区,拥有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基因芯片室、高通量测序分析室、免疫学及细胞学实验室及15个专业功能区。 自2015年成立以来,承担省级科学技术基金10余项、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SCI期刊论文20余篇(含2篇中科院1区高水平论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申请发明专利5件。 中心实验室重点发展病原体基因诊断、药物基因组学、遗传病与产前诊断、肿瘤个体化靶向治疗及免疫细胞治疗等特色技术,致力于建设省内领先、特色鲜明的临床研究与应用平台,更好地服务患者需求。 结核病科简介 贵州航天航天医院结核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三病区)前身是上海市第二结核病医院整体搬迁成立,是遵义市首家结核病定点集中救治医院,贵州省重症、耐药结核病定点医院,贵州省防痨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是遵义市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遵义市呼吸疾病临床医学中心。是亚洲冷冻治疗学会示范单位、国家卫健委海医会呼吸分会“诊断性介入肺脏病学快速现场评价”培训基地,贵州省县级医院微创介入诊疗中心。拥有2个结核专科病区、1个RICU病房、1个结核专科门诊、1个呼吸内镜中心和1个呼吸病研究中心实验室,开放结核床位100张。牵头省内、外60余家市、县级医院成立“贵州航天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专科联盟”。团队成员多次在省、市级结核病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个人一等奖。 • ✦ 专科业务 ✦ • (一)耐药、难治、重症结核、肺外结核、特殊人群及结核病共病:专注于提高耐药、难治、重症结核、肺外结核、特殊人群及结核病共病的诊断准确率、治愈率和缓解率,制定了标准、规范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结核病的介入诊疗:通过呼吸介入技术,结合细菌学、细胞学、病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率,早期发现、精准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减少致残率。 (三)结核潜伏感染与预防性治疗:提高结核潜伏感染的筛查率、确诊率,通过高危人群的预防性治疗,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减少结核病传播,终结结核流行。 • ✦ 技术创新 ✦ • 目前开展的多靶标呼吸道病原体分子诊断技术应用与示范、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用药临床检测技术、结核分支杆菌RNA检测、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下呼吸道病原菌核酸检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联合结核分枝杆菌基因检测在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应用、EC-重组结核杆菌融合蛋白的临床应用、全口服利福平耐药结核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医用胶在支气管动脉栓塞中的运用、经支气管镜及胸电磁导航活检肺结节精准诊断及治疗技术、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细胞分类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作用等10余项创新技术在国内、省内均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创新性,属于我院特色优势技术项目。 以上技术具有安全、有效、快速、便捷、并发症少、损伤小、适应症广、耐受性及依从性好、早期诊断符合率高等临床优势特点,为我院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精准诊疗、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