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住院缴费需要到收费处去跑一趟,费时费力,要是遇到人多还得排队,现在就在病床边就可以缴费,确实方便多了。”在贵州航天医院住院的市民刘先生称赞道。这一变化源于医院为进一步改进作风,解决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自2025年推出的“十件实事”。 广拓渠道“强技术” 群众看病更放心 医院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建立呼吸专科学科联盟和专家工作站,加入西南医院医联体,通过深化与技术前沿医院协作,开展远程医疗会诊、专家教学查房、联合科研等活动,整合资源共建特色平台,促进人才双向流动与成长。 同时,医院修订了《员工外出进修管理规定》,规范进修审批流程,提高进修保障力度,从制度上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4月以来,医院申请攻读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2人,医护人员外出进修16人。 通过深化医疗协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学科、专科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技术攻关与临床转化能力不断强化,综合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增强,服务群众能力持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放心。 以人为本“优服务” 群众看病更安心 医院将“最多跑一次”落实到患者就诊全过程,不断改善门诊大厅一站式服务中心工作流程,将患者常见、常需的20余项服务集中起来,有效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跑路”,日均服务患者达200余人次。 4月以来,医院从便利群众、医务人员出发,探索建立了人工智能本地化部署工作,完成AI智能导诊、高血压辅助诊断、办公系统AI智能申请等人工智能场景化应用,优化“诊间支付”,加快推进“床旁结算”,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同时还创新上线医保信息化智能化审核系统,系统进行“互斥限制”,完成设置200余项,“系统提醒”完成50余项,成功获批了国家医疗保障局医保基金智能监管改革试点单位(遵义市唯一)。 医院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模式,让群众切身体验到更高效、更便捷、更温暖的医疗服务。 优化管理“美环境” 群众看病更舒心 针对群众反映的院区路面老化破损,停车困难等问题,医院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完成了院区沥青路面铺设工程;结合医院院区环境狭小实际,拓展了呼吸综合楼负一楼停车空间,缓解了患者行车、停车困难。 同时,针对群众长期反映的食堂服务问题,今年4月以来,医院转变食堂经营方式,自主采购食材并加强食品卫生及营养管理,营养食堂菜品与职工食堂菜品统一标准,营养食堂面积扩展120%,针对患者病情提供定制服务,患者及家属用餐满意度明显提升,就餐人数每月增加至3600余人次,提高了近2倍。 医院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不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让群众看病就医更舒心。 此外,贵州航天医院还设立了航天门诊,为航天系统离退休干部职工提供便捷服务,月均门诊量1000余人次;加装急诊楼电梯,改造健康广场,建设“职工之家”也在推进过程中……一件一件抓好民生实事,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接下来,贵州航天医院还将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增强诊疗水平、保障医疗安全,切实将工作成果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振梁 通讯员 刘鑫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李杰 三审 唐正平
下一篇: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