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诊疗环境,提升患者康复治疗体验,2025年9月27日,贵州航天医院康复医学科从外科综合楼16楼搬迁至5楼,新病区环境温馨、设施齐全,功能分区更为科学合理,能为患者提供更集中、更便捷、更优质的康复服务。 为确保患者安全与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制定了详细的搬迁方案和应急预案。搬迁过程中,科室医护人员与相关职能部门紧密配合,按照患者情况有序转运,确保万无一失。科室的医疗设备与物资也同步完成转移安置。整个搬迁过程顺畅、平稳,所有患者均已安全入住环境温馨、设施更为完善的新病区。 康复医学科作为医院重点建设科室与“西南康复专科联盟成员单位”,此次搬迁解决了原病区空间受限的问题,实现了康复医学科诊疗区域的独立与集中,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强化与各临床科室的协作,并为现代康复技术特色综合治疗模式构建打下基础。 贵州航天医院 康复医学科专家简介 王静芬 中共党员,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临床擅长:从事康复及神经系统疾病诊疗工作20余年,擅长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及物理疗法。尤其在脑血管疾病(如进展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神经损伤(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功能障碍康复(认知、言语、吞咽训练、偏瘫肢体康复)及眩晕、血管性头痛等疾病的诊疗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遵义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委员会委员、贵州省银质针专业委员会委员;具有贵州省第一届“西医学习中医”资格,先后于重庆医科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学习神经康复技术,并在贵州省内率先开展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中TCD检测。 贵州航天医院 康复医学科简介 基本情况 贵州航天医院康复医学科是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现代化与传统医学相结合的综合康复学科,建立了康复门诊和康复病房一体化的多维度康复体系;全面引入现代运动康复与智能康复,拥有独立的PT康复训练室、OT康复训练室、ST康复训练室、认知功能康复训练室及平衡功能检查训练系统、减重系统,并采用中医特色疗法相结合的方式,既充分发挥了康复前沿优势,又最大程度提升了康复体验。 康复医学科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和康复治疗小组工作模式开展系统康复,聚集神经康复、脊髓损伤康复、骨与骨关节康复、神经泌尿康复、重症康复、老年康复和传统医学康复等多个优势技术力量,形成了以“功能评估—康复治疗—效果评价”为基础的康复流程,探索出了一套急性期救治与恢复期康复相结合的深度融合模式。 康复技术 成熟运用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经颅磁刺激技术、外骨骼机器人辅助技术、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肉毒毒素注射治疗、CPM机、经颅直流电刺激技术、交流电治疗技术、超声波治疗技术、生物电反馈治疗和干扰电治疗技术、等速肌力训练技术、Brunnstrom技术、BoBath技术、颈腰椎牵引治疗、传统针刺、热敏灸、放血疗法、中医定向透药、推拿等治疗技术。 特色、精品医疗技术 (一)机器人在康复科的应用 应用范围:脑卒中康复、脊髓损伤康复、脑瘫康复、关节置换术后康复、骨折术后康复、平衡与步态训练、认知与运动综合训练。 技术优势:精准性高、个人化强。 (二)悬吊技术 应用范围: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运动员损伤预防与康复、运动功能提升。 技术优势:个性化强、激活核心肌群、减轻关节压力、提高平衡与协调能力、改善神经肌肉控制。 (三)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应用范围:骨伤科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软组织损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痛经、慢性盆腔炎。 技术优势:精准性高、个人化强。 (四)经颅磁刺激治疗 应用范围: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脑卒中、帕金森病、癫痫、偏头痛、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认知功能障碍、成瘾性疾病、耳鸣。 技术优势:非侵入性、精准定位、可调节性、无药物副作用、联合治疗优势。 (五)银质针治疗术 应用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扭伤、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各类软组织疼痛。 技术优势:作用持久、操作简便。 (六)整脊治疗技术 应用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小关节紊乱、肩周炎、骶髂关节紊乱、青少年脊柱侧变、部分内科疾病。 技术优势:改善体态与功能、预防保健。 开设康复病种 1.神经康复。各种原因引起的神经系统的疾病: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帕金森氏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脊髓炎、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损伤等导致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截瘫、言语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睡眠障碍、排便功能障碍等。 2.骨科康复。各类骨折术后功能障碍、关节置换术后恢复、肩周炎、膝关节炎、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等。 3.运动训练伤康复。急性肌肉韧带扭伤及慢性肌肉肌腱劳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