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36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贵州航天医院胸痛中心经历了一场生命接力。从乡镇卫生院的初步诊断,到多学科联合救治,这场环环相扣的救援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 9月的一天,朱先生突发持续性剧烈胸痛。当地卫生院医生完成心电图检查后,判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与贵州航天医院胸痛中心的联动机制。在转诊救护车上,急救人员遵照胸痛中心指导,为患者用上了必要的药物。 当救护车抵达贵州航天医院急诊科时,患者病情骤然恶化,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反复室颤。急诊科团队立即展开抢救,通过持续心肺复苏、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及十余次电除颤等处置,患者恢复了自主心跳。待其生命体征平稳后,被迅速转运至导管室。 在心血管内科、导管室、麻醉科的配合下,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患者心脏前降支血管完全堵塞。手术团队迅速为患者开通堵塞血管,并植入一枚支架。从入院到血管开通,关键手术仅用时45分钟。术后,经过多学科团队两周的精心照护,患者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 健康提示 贵州航天医院专家提醒:心梗典型信号为突发性、压榨性胸骨后疼痛,可能放射到左肩、背部等部位,常伴大汗、恶心。不典型表现可能仅为乏力、气短、恶心呕吐,甚至牙痛、喉咙发紧。 牢记两个“120”:一旦怀疑心梗,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在120分钟内开通堵塞血管。预防方面,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改善吸烟、熬夜、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振梁 编辑 程佩佩 二审 李政林 三审 潘树涛